被引排行
“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
刘冰;牛莉莉;张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全过程育人的综合教育理念。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是实施改革的主体,是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文章针对课程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董琼华;情景模拟教学是一种形象、生动、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总结相关的经验,也发现一些比较难处理的问题。本文就其中六个问题的重要性、破解与各自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
疫情期间以学生在线学习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
张长欢;张力冉;王阳;李秋宇;王越平;陈丽华;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高校在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背景下,实施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学生在线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得混合式教学得以快速推广。针对疫情期间以在线学习为主导的混合式教学,提出教学设计准备方案,探讨教学平台和课程平台的选用,以期为以后的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过程写作法:一种科学而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焦俊峰;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写作教学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过程写作法的产生。过程写作法具有过程性、交际性和认知性,该方法对于提高我国现阶段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纺织工程专业平台课程“纺纱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孙晓霞;刘雯玮;王新厚;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所有专业课程中,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纺织工程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纺织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纺织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纺织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纺纱学"作为纺织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推进"纺纱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从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培育教师意识素养、创设学习形态和传播平台等方面着手。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边绍伟;沈丽;张健;赵亚萍;咸春颖;为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水平,东华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团队按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将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和探索相应的实施策略,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协作精神和生态文明等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9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与社会责任感实证研究
沈洁;陶康乐;陈雪梅;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勇于担当、日趋成熟的一种外在表现,更是源于大学生回馈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因驱动。文章从研究志愿服务动机的视角,深入剖析"90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培养机制,提出提升"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建议。
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郁崇文;李成龙;许福军;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贯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积极探索。梳理纺织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结合纺织行业的特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出从专业课程、专业知识、行业历史、典型人物、国家发展和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内外PBL研究比较及其启示
王春燕;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医学院教学中兴起,90年代在建构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引入我国。PBL在实践上需要理论的回应和支持。文章从国内外PBL研究的起源、研究中的共识以及对国内外获得的研究成果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外PBL成熟的理论发展中,获得对我国PBL教学模式的有益启示。
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雷巧华;对国内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机构设置与管理以及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需要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特点,对国外经验进行本土化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