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教学研究与改革

“智能机器人及控制”课程教学改革

杨业凯;

“智能机器人及控制”是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随着“新工科”建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对工科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工科+人工智能”背景下,对人工智能专业“智能机器人及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模式、实验平台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 年 01 期 v.40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232024D-36);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ZR1403000)
[下载次数: 7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移动计算”课程教学改革

徐珑婷;赵新洁;张光林;

聚焦移动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如何通过“移动计算”课程改革帮助学生在通信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之间建立深刻的关联,进而培养其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注重通信与人工智能的知识整合,设置前沿且实用的课程内容;在教学模式上,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实验操作与课堂讲授相结合;在教学评估上,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行业对具备跨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2025 年 01 期 v.40 ; 东华大学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项目(Y2024-8)
[下载次数: 4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课程思政

研究生“新型服装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融合路径探索与实践

王利君;刘成霞;丁笑君;

为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实现思政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结合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别从确立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机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采取科学的思政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入手,开展“新型服装材料学”研究生课程的思政教学融合路径探索及教学实践。立足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知识点,通过设计“新型服装材料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达到育人效果的同时,将学生塑造成具备文化自信、科学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型服装专业人才。

2025 年 01 期 v.40 ; 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syjskc2023074); 浙江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sfkc202210); 浙江省2022年省级线下一流课程项目; 服装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服装设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项目(zx20244008)
[下载次数: 28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教学研究与改革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传统服饰手工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非遗盘扣艺术”课程为例

彭云怡;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演进,不仅推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而且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解决中职传统服饰手工艺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教材缺乏多样性、教学周期长、以工艺技法为主、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非遗盘扣艺术”的课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资料搜集、图案设计与优化、盘扣制作等,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服饰手工艺相融合,体现服饰手工艺课程特点的同时,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2025 年 01 期 v.40 ;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TSGCKT2023300);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2024年职业教育研究课题(GDZZJF2024C026); 中山市教育科研课题(C2023170)
[下载次数: 619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产教融合背景下“童装款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刘伯荣;陈世栋;王芳芳;靳璨;

以“童装款式设计”课程改革为例,从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发,强调产教融合在服装设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具体包括课程教学对接产业需求、以企业项目为导向布置课题、实践教学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强化即时反馈和迭代改进,以及作品展演与综合评比等。实践表明,产教融合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25 年 01 期 v.40 ; 扬州大学教学改革专项(YZUJX2021-34D)
[下载次数: 19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业建设与发展

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人才培养的服装表演专业建设探索——以青岛大学为例

张春明;

为有效解决服装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路径,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促进服装表演专业与时尚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5 年 01 期 v.40 ; 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Z2021275); “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BKJGLX757); 青岛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CXCYJG202307,JC2022065)
[下载次数: 10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教学研究与改革

基于flexCDMs平台的学术英语听力认知诊断研究

伍轶;吴蕾;

为探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听力认知属性的掌握概率和掌握模式情况,对352名学生进行学术英语听力测试,根据对学术英语听力认知属性的确认和被试学生的答题结果,构建用于认知诊断的Q矩阵,然后使用flexCDMs平台中适用于听力诊断的补偿饱和型G-DINA模型进行学术英语听力的认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学术英语听力技能掌握概率与掌握模式的情况基本吻合,语音辨认、信息定位、词汇理解等技能掌握良好,句法释义技能有所欠缺,逻辑推断技能则掌握不足。诊断结果为了解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英语听力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以及设计和实施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025 年 01 期 v.40 ; “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BKJGLX137); 东华大学2023年度校级一流本科课程(DHYLB-2023-15)
[下载次数: 6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职教前沿

高职院校碳纤维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探索——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陶磊;孙宏;郭雪峰;

碳纤维产业是常州“532”发展战略的重点发展领域。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高职院校碳纤维材料领域人才培养,根据碳纤维产业发展需求,开设碳纤维材料方向,新增碳纤维专业课程,突出企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完善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双元育人等措施,形成了高职院校碳纤维材料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为碳纤维材料企业提供了适岗的专业技能人才,缓解了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2025 年 01 期 v.40 ; 2023年江苏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 2022年江苏省高端特种功能纺织品设计名师工作室建设资助项目; 2023年常州市高端特种功能纺织品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2022年度常州市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项目; 2024年江苏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2024QYSJ050)
[下载次数: 9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唐志娟;郭宇微;宋英莉;黄晓杰;

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女装结构设计”课程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从专业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出发,设计“知识—能力—素养”3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深入挖掘与凝练“女装结构设计”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考核方案,采用“多维度+多元主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以期为服装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 年 01 期 v.40 ; 2023年度郑州经贸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333); 2024年度郑州经贸学院课程知识图谱建设项目
[下载次数: 27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职教前沿

基于社会互赖理论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探索

夏爱萍;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社会互赖理论,通过对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原则的深入剖析,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课程目标定位不精准、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脱节、师资队伍互赖程度低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构建课程目标融合、课程内容互嵌、课程教学协作、课程管理规范等四位一体的产教互赖实践路径,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

2025 年 01 期 v.40 ;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2023JSJG733);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度社科联项目(JSGYSKLYB-009)
[下载次数: 14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